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,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,更是全球供应链合作的风向标。本次展会吸引了约3.1万家参展企业,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,显示出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与活力。
广交会见证进出口供应链的韧性
供应链优化:企业应对挑战的关键策略
在全球贸易格局动态调整的背景下,供应链的韧性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。许多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供应链优化和市场多元化等策略,成功推出了契合市场新需求的创新产品。例如,华帝股份有限公司针对非洲和南美市场的特点,推出了嵌入式燃气灶、全不锈钢烟机等新技术产品,满足当地高端客户的需求。海尔则通过在全球布局35个工业园和163个制造中心,形成了完整的本土化供应链体系,根据不同市场特点研发差异化产品,有效规避了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带来的风险。
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:重塑供应链竞争格局
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为本届广交会的热门话题。专家指出,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升级降低内外贸成本,推动全球物流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中国进出口总额达10.3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,其中出口增长6.9%。以广东为例,其国际物流占比高达23%,跨境电商日均处理量达1.1亿件,显示出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潜力。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,例如大洋物流集团通过中欧班列的快速调配,将海运困境转化为服务升级的契机。
市场多元化:分散风险与拓展机遇
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的挑战,市场多元化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。许多企业通过拓展新兴市场,如欧洲、东南亚、中东和非洲,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。例如,华帝在欧洲、东南亚、中东和非洲市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去年海外市场整体增长达20%至25%。此外,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也为市场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动力。2024年,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推动物流企业从单一“线性服务”向“全链条服务”转型。
供应链韧性: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破局”
在全球贸易规则弱化的背景下,供应链的韧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。专家建议,企业应通过构建多元化、抗风险的供应链体系,应对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。同时,推动全球物流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,通过智能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,与全球各国企业建成利益共同体。这种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破局”的转变,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,也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第137届广交会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优化、数字化转型和市场多元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。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,成功应对了诸多挑战。华富康供应链作为经验丰富的进出口供应链管理公司,我们利用本地优势,提供全面的进出口清关服务,确保您的货物顺利通关,维护供应链的稳定。